近年来,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,市场体系日趋完备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暴露出来,有的表现还很突出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,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,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,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制定本法。
不正当竞争行为,是指经营者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定,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。
不正当竞争是对正当竞争行为的违反和侵害。而正当竞争,是指经营者采用符合国家法律、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、信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商业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。因此,凡是在竞争过程中,采用虚假、欺诈、损人利己的违反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的竞争,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,都会损害其他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扰乱社会经济秩序。对于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,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作出明确规定。前述案例中的s公司假冒他人商品包装、装潢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,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得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,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具备以下要件:
(一)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者
(二)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同业经营者
(三)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
(四)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
法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分为十一类:
1、 商品混同行为;2、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;3、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行为;4、商业贿赂行为;5、虚假广告宣传行为;6、侵犯商业秘密行为;7、违法有奖销售行为;8、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销售行为;9、非法削价倾销行为;10、诽谤竞争对手行为;11、串通投标行为。